作为一所着力于打造海洋特色的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近年来,市素质教育实践学校在校园环境、馆室布置、校本课程等方面,围绕“蓝色.海洋”主题,提出“智享蓝海”的口号,并不遗余力地研发海洋类课程。但是,受师资和专业知识的局限,在研发海洋特色课程上遇到瓶颈,屡次碰壁,海洋教育领域课程的研发远比不上其他四个领域。为突破困境,发挥地域特色,市素质教育实践学校青研团握手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共同合作开发海洋类课程。
近日,为推进海洋类课程研发,实践学校青研团邀请浙大海院团委车老师及海洋青志的同学来校参观交流。参观完各专用馆室及实践课程后,青研团向浙大海洋学院的老师同学们介绍了学校的总体情况,并围绕基地特色课程需求和高校海洋类专业设置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交流中,年轻人之间思维碰撞,不时掀起一阵又一阵的头脑风暴。大三的海洋科学专业的同学提出的“流体力学”、“海边岩层地貌”等课程元素都让青研团的成员们大受启发。另外,海洋青志的同学也向青研团成员们发出了参观浙大海院实验室的邀请。
这是实践学校青研团和海洋青志的第一次握手,下阶段将通过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借助高校支撑,了解更多、更专业、更全面的海洋相关知识,共同合作,让专业知识落地实践教育,让孩子们能更多地感受海洋的魅力,使实践学校的海洋大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而海洋青志也可以借助实践学校平台提供更具深度和内涵的志愿服务活动,让舟山教育因浙大而变得更美丽。


